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旅游業在服務業中異軍突起,成為拉動消費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特別是在線旅游等新業態的發展,給百姓帶來更舒適體驗,也讓旅游行業的新玩法越發多樣。那么旅游業具體有哪些新變化呢?
從需求來看:國內旅游需求旺盛、游客更重視個性化、多元化旅游體驗
數據顯示,18年以來,旅游市場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11.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國內旅游消費需求持續旺盛存在以下幾種原因:
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等因素
旅游市場整治秩序力度加大,旅游環境持續優化
景區降價進一步刺激旅游需求
當然,旅游市場總量的備受關注的同時,旅游消費結構升級更加吸引人的感嘆
以前帶團旅游、游客的主要消費集中都是在住宿和購物方面。
而現在的游客更加重視個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就拿住宿來說,游客更加熱衷于入住充滿當地風俗的民宿以及特色主題酒店。需求逐漸呈現多樣化,不再是以前僅僅追求星級酒店的單一需求模式。
思途曾在旅行社經營困境一文中提到游客的旅游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旅游不再是簡單的觀看風景,人們開始逐漸追求文化旅游, 在旅游途中品味文化,文化旅游的形式也逐漸呈現多樣化。
旅游已經成為大眾日常休閑的重要選項,旅游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為了更好滿足新需求,我國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全域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融合發展進程加速,新服務、新產品層出不窮。
看供給:“旅游+”讓居民出游選擇更豐富
市場需求帶動行業產品服務轉型升級,近年來,旅游行業的火爆形態帶動了我國旅游產品服務的迅速發展,早期景區-旅行社-游客之間固定的供求關系發生改變,旅行社線上建設旅游電商網站、OTA線下修建旅游體驗店,融合與競爭,傳統界限早已模糊不清,旅游產品供給體系也日趨完善。
旅游的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居民出游選擇更加豐富。國慶期間,全國各地推出的體育健身游、教育游、科技游、康養游、美食游等特色產品引爆旅游市場,滿足不同游客差異化、個性化需求。比如,云南蒼山洱海、滇西邊關熱海、茶鄉、紅河谷、喀斯特山水等精品自駕線路,山西太原博物館的文物展、文瀛公園的書畫展、皇城相府的千年絕技“打鐵花”表演,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不僅旅游的形式發生了變化,游客出游全過程也變得更加快捷方便起來,一個APP就可以玩轉一座城,信息科技的創新和發展不斷刷新人們對于旅游的印象。過去,景點買票要排隊、出門游玩不識路、不了解當地的氣候、不知道當地特色小吃在哪里等情況時有發生,現在只要下載一個APP,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覆蓋旅游生活全要素的萬能“百寶箱”。正如夢旅程全域智慧旅游這樣的全新理念無疑才是旅游業未來的方向,幫助游客提升旅游的效率和便捷性也符合了以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智慧旅游發展迅速,給游客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在河北,“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完成后,在線預訂、智能導游、分享評價等智能化旅游服務得到普遍應用。河南清明上河園通過智慧旅游做到“10分鐘入園、10分鐘購物、10分鐘找失”,芒碭山景區通過大數據共享使旅游交通更加暢達……
贊
1
有一點幫助
0
沒有幫助
參與評論